• 324.00 KB
  • 2023-12-05 13:40:02 发布

湘教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21猴子上树 》教案 (3)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湘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第3课《猴子上树》教案设计12湘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第3课《自画像》教案设计学校: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岑松江夫人小学姓名:张惠婷邮政编码:528315联系电话:1382345417118928624198一、背景介绍:1、授课对象:小学二年级学生2、课时:1课时3、课型:造型表现二、教学理念:《猴子上树》是湘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二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本课主要是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猴子上树”这类民间玩具的制作方法,能自己动手制作玩具,并从中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本课教学设计力图体现新课标精神,以人的发展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考虑学生发展的需要,促使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设计能力,使学生在乐中学、思中学、美中学。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加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个性的张扬。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猴子上树》的设计就是从这一教学理念出发的。三、案例描述及设置目的:12课题第3课《猴子上树》课时1课时教材湘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二年级下册课型造型表现教学目标1、掌握制作玩具“猴子上树”的基本方法,并能找出其他可行的方法;2、在添画、黏贴等装饰处理中,使活动具有一定的情节性;3、在活动中体验探究、合作的乐趣。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本课内容取材于一种民间游戏,通过学习,在了解传统的“猴子上树”的折法与玩法的基础上更多的强调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发散思维,对折法和玩法有创新表现,使学习内容更丰富更有趣味性。针对低年级的学生好奇心重,求知欲强这一性格特点,结合本课内容的生动有趣,采用简单的折法、巧妙的组合,会让整个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更加会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同时,由于他们年纪较小,自学能力较弱,正好可以借用本课简单的折法让他们学会自我探究和学习。重点掌握制作玩具“猴子上树”的基本方法。难点进行大胆的想象表现。教学12设计思路本课教学设计建立在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基础上,从学习活动的基本制作方法的教学,到寻找折法的多样性,再到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设计故事情节,并进行装饰,都应该充分尊重学生意见。在教学组织方面力求寻找合适的形式方法,做到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本课教学过程可以设计为以下几个环节:表演导入——尝试探究折法——启发拓展思维、装饰玩具——玩一玩,提高赏评能力。教具准备师:课本、步骤图、教具、大纸片、颜色笔、剪刀、胶水生:课本、A4纸、剪刀、颜色笔、胶水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一、组织教学1、学生考勤;2、学具检查;3、师生问好。二、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张老师知道你们最喜欢听故事了,所以今天上课之前,张老师想给你们讲一个小故事。(设计理念:常规工作,检查每一个学生的出勤情况。12故事内容: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小树林里住着一只小猴子(教师手拿三角形的小猴子出示),这只小猴子可喜欢吃桃子了。有一天,小猴子在树林里散步,不小心摔了一跤“哎呦!”小猴子叫了一下,正当小猴子准备爬起来时,它发现,它的眼前出现了一棵长满桃子的桃树(出示三角形制作的桃子树),这可把小猴子开心坏了,它忘记了刚刚摔跤的疼痛,迅速地爬到了树上,摘下了又大又红的桃子吃了起来,“好甜啊!”)师:这是张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的新玩具,课本上给这个玩具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猴子上树》(板书)。三、讲授新课师:同学们,请你们认真看着这个玩具,告诉我,它由几部分组成?猴子由哪部分做成?树是什么形状的?你们有谁知道它又是怎样做出来?小结:三角形的树和猴子,树是先折了再画。通过边讲故事边演示玩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透过观察,引导学生分析“猴子上树”的组成部分。12师:表扬你们,我们班的同学最聪明了。现在老师还想考考你们,你们看,张老师这里有一张《猴子上树》的制作步骤图,下面请大家拿出桌面那张方形大纸片,跟着老师所提供的步骤图,试着折叠出来,比比哪个同学最快速将它折出来。制作步骤图:→→→(完成)1、请最快折叠出来的学生当小老师讲解折法,老师和其他同学一起跟着学,完成树的造型,学生在讲解自己制作方法的同时,如有发现不对或不足的地方,教师在旁及时指出并纠正。2、教师再次强调折法的要点,边对边,角对角折整齐并再演示一遍。师:折纸的奥秘已经被同学们揭开,接下来要怎样将它们变成玩具呢?生:剪出上面的小三角形出来。师:没错,我们还要剪出制作“小猴子“的部分,那我们的“小猴子“能不能这样剪?这样剪呢?为什么?你们觉得哪种剪法最合适?(师出示三种剪法)透过让学生根据制作步骤图自行尝试完成制作,一来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的能力,二来可以更好的让学生从自学中总结出学习心得,更好地将知识牢记在心。12附图解析:(×)(×)(√)(完成)小结:剪时大小要适中,不可太大,也不可太小。四、探讨装饰法、拓展想象师:我们的树和“小猴子”的部分都已经做好了,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装饰它,张老师想问一问你们,我们除了用画的方式表现树和猴子外,还可以用别的方式吗?(学生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回答)小结:除了画外还可以用剪贴的形式制作(课件作品展示)师:我们除了做猴子上树以外,还可以做成许多有趣的形象呢,快快翻开你们的课本,看看书里面都给我们提供了哪些好玩的玩具?通过这样生动形象的表述及演示,可以让学生更加明确裁剪的精确。12小组讨论:(引领学生看书中的范图,启发他们在折法与玩法上的创意表现。)生:飞机飞上天、升国旗、小孩爬楼梯……师:你们说的真棒!书里面给我们提供了四种不同的折法,刚刚我们学习的是最简单的一种,那剩下的三种你们会不会折呢?(出示其他折法的不同玩具)附其他不同折法示意图:(折法1)(折法2)(折法3)说明:先让学生尝试折叠,然后教师教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快速地变化出其他三种不同折法的玩具。教师示范过程图:①→→→(折好的)(张开)(边边打横对折)(两边向中间靠拢)②→→→(折好的)(张开)(尖角对折)(两边向中间靠拢)其他的三种折法都是由第一个基本形演变而来,教师在教会第一种“猴子上树”12③(折好的)(张开)(尖角对折)(两边向里面收进去)→→→→(将一边的尖角向上折)师:假如我们能将自己的想法变成这些玩具,它一定更有趣。现在就请大家挑一个你最喜欢的折法,动手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玩具吧!五、学生创作作业要求:1、每人独自完成一件作品2、树和上树动物剪裁整齐,装饰新颖美观有个性。说明:动作快的同学可以画得丰富些,可以设计有趣的情节、故事;动作慢的同学画的大气点,简单点。六、作业展评采用讲故事的方式展示自己的作品,要求故事精简,能将自己的制作作品充分体现出来。七、小结的折法以后,可以透过3种变换方式,让学生更快地将其他几种折法也掌握起来,减少让学生又要从头至尾一遍又一遍地折,从而在折的过程中兴趣慢慢消减的现象。采用故事的方式展示作品,可以让学生在玩中展示,并感受成功的喜悦。12师小结:今天我们自己动手制作了好玩的玩具,体验了成功的快乐,你们真棒!张老师相信,在今后的日子里,你们更加能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创造出更多更美的东西。八、结束课程。练习设计每人单独制作一个猴子上树的玩具,画上自己喜欢的活动内容,要求有创意有新颖,和同学交流玩耍。板书设计折纸方法想象内容猴子上树、火山爆发飞机飞上天、升国旗小孩爬楼梯、潜水艇欢乐隧道、火箭发射猴子上树折法步骤不同折法一、教学反思:本课教学内容取材于民间游戏“猴子上树”,并在传统造型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是一节融折纸、绘画、游戏于一体的综合制作课。在教学前,我先自行了解掌握传统的“猴子上树”的基本折法与玩法,力求在折法与玩法上有创新表现。在教学中,我着重强调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更多地发散思维,12同时也尽可能为学生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以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在愉悦中轻松地获取并牢牢掌握得到美术知识。在导入部分,我主要采用讲故事及教具表演的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也引出本课教学内容。在新授部分,我并没有直接地教学生如何折叠,而是出示步骤图,让学生根据步骤图进行尝试,然后在巡察的过程中,找到学生的错误,并请出最快折叠好的学生当小老师,对其他小朋友进行教授。一来给了学生更好的锻炼机会,也让他们明白,其实很多简单的图示,他们自己是有能力看懂并亲自完成的,只要他们肯下工夫去学习。特别是在引导学生自学教材中的三种折纸时,我没有采用让学生从头至尾再折一遍,而是采用先让学生尝试自己做,然后再教会学生如何利用已折好的“猴子上树”,进行巧妙的演变,并将另外几种折法也从中掌握起来,使得整节课极富情趣性和娱乐性。不足之处:1、作品评价缺乏多样性。本节课的最终评价方式是让学生用讲故事的方式展示自己的作品,但是没有考虑到学生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问题。有些学生做的不好,但是他的语言表述能力很强,说的很棒。相反的,有些同学做的很精美,但却不知道如何去描述自己的作品。因此,在评价上,除了让学生自己进行述说,还可以补充学生间的相互评价及老师点评的评价形式。12(切记:评价要及时、准确、恰当。因为平等的、积极的、鼓励性的评价对学生的成长与进步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1、教学语言过于平缓。二年级学生相对来说年龄还比较小,他们天真活泼,生性好多,对于新鲜好奇的东西往往比较感兴趣,特别他们的听觉要求往往比成人更多,因此对于我来说,教学中的语言应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不可太过平缓,无变化,因为这样容易导致学生的听觉疲劳。而本节课之前我设计的一个故事情节,由于自己在描述的过程中,语调方面把握的不好,无法更好地给学生传递出故事的精彩。2、教学过程组织形式过于单一。低年级的学生天性贪玩,因此在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上可以更加活泼有趣些,可多借助一些游戏的形式完成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更多想象。例如在让学生尝试折叠其他几种折法的过程中,可以简单设计一个小组比赛,比一比哪个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最快发现3种不同折法的要诀,从而激起学生的挑战激情,进行学习。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