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6.00 KB
- 2022-12-22 16:06:05 发布
-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古诗二首教学目标1.深入理解古诗的内容及作品渗透的感情。2.理解“欲”、“闻”、“不及”的意思。3.背诵、默写诗,并改成现代文或尝试写诗。教学重点:背诵、默写诗,并改成现代文或尝试写诗。教学难点:深入理解古诗的内容及作品渗透的感情。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这节课我们学习贺知章写的另一首《回乡偶书》。2.板书课题、解题。二、学习《回乡偶书》。1.简介作者及背景。那么谁来介绍一下这首的作者?2.齐读、指名读。思考:这首诗讲了一件什么事?3.借助课文注释及自学诗句,记下不懂的问题,然后小组讨论。{学生自学讨论}4.同学们学得真起劲,那么今天我们又学会了一首诗,高不高兴?那么放学回家后把这首诗给父母讲一讲好不好?(1)分角色试练表演。(2)指定小组在班上展示表演。1
师:同学今天学的真不错,那么其他同学学了这首古诗后还有什么收获?(生谈)5.小结:诗人少小时离开家乡,年纪老了才得以重返家乡,离开家乡久了,一切都可以改变,惟有“乡音无改”,这无改的乡音里流露出诗人对家乡的深情厚意,同时又有淡淡的忧伤,那么我们能不能带着对家乡的思念,怀着淡淡的忧伤读一读这首诗。6.指导朗读。(试读、指名读、齐读、试背。)7.《回乡偶书》描绘了诗人告老返乡不被相认的情景,那么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诗的内容,结合自己的想象。试着将《回乡偶书》编成故事,再演一演。(1)在小组内进行编演(2)指定小组在班上展示演出,师生评议。8.师模仿“记者”,采访“贺知章”。9.感情朗读、想象情景。三、布置作业。(任选一题)1.为《回乡偶书》完成一幅诗配画。2.编故事。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出示课题。古诗都有其鲜明的节奏和很美的意境,今天学习古诗要懂得作者是怎样抓事物的特点,怎样抒发自己的感情的,以及是怎样做到情景交融的。二、教师出示古诗,学生跟着教师抄写。注意书写时的正确、美观,写后同桌互评2
三、理解诗题,作者简介。《赠汪伦》一诗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写的,“赠”是“送给”的意思。汪伦,是李白的好朋友,今安徽省泾县人,诗中提到的桃花潭是安徽泾县西南的一处名胜,在李白游桃花潭时,当地人汪伦常用美酒款待他;临别时,汪伦又来送行,李白作这首诗留别。四、轻声读二至三遍,教师指导读准字音。五、边读边想象,要在头脑中留下初步印象。六、学生个别读,自由读。七、教师范读,学生划出不理解的地方。八、释词译句。让学生边读边将词语的意思串联起来。(读通)对感悟诗句有困难的,教师予以点拔、交流。(李白我坐船刚刚要走,忽然听到岸上传来齐着脚步节拍唱歌的声音。即使桃花潭的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哪!)九、解读诗意。1.诗主要写送别,汪伦送李白方式有何独特性?2.课文第3、4句,用什么修辞方法?这两句抒发了什么感情?十、朗诵想象。要求学生边吟诵边想象诗中所描绘的画面。十一、同学试背,请二位同学上来默写。十二、总结学习古诗的方法(小黑板出示)一读:理解题目,了解字词;3
二读:连词译句,连句译全诗;三读:入景入情,熟读成诵。十三、创造性写一个和同学或亲人送别的篇段,能写成诗歌形式的,就写成诗歌形式,不能写的,仿照译句写一个片断。教师朗读上一学年一学生模仿《赠汪伦》写的一首诗:赠外婆吴岑岑岑岑乘车将欲行,忽闻窗边叮咛声。秋时朝阳暖如火,恰似外婆送我情。十四、学生开始作业。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