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1.00 KB
- 2023-12-08 05:10:02 发布
-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苏教版二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28
第一单元它们是用什么做的1.认识常见材料【教学目标】[科学观念]认识身边常见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能够辨认常见的材料并描述这些材料的材料的轻重、薄厚、颜色、软硬等特征。[科学思维]进一步在材料和名称之间建立关系,脱离具体物品,强化对材料本身的认识。[探究实践]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态度责任]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材料表现出探究的兴趣。了解人类可以利用科学技术让生活不断改善。【教学重点】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识别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教学难点】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辨认物品的组成材料。【教学准备】[教师]居室照片、布料、木材、石材、塑料、金属、陶瓷、纸、玻璃、8个小盒子,帆布运动鞋。[学生]记录册【教学过程】上课仪式同学们好!……好,我们开始上课了。我们将要一起认识常见材料。1.和学生简单互动拉近距离。2.让学生意识到进入上课状态。一、导入课题前几天,老师去同学家做客,一进门就被她家温馨漂亮的客厅所吸引了,带来照片与大家分享。(出示客厅图片)二、探索1、在这个漂亮的客厅中,你们看到了哪些物品呢?你知道这些物品是由什么材料做的呢?生1:看到了漂亮的吊灯的灯罩是由塑料做的。生2:看到了舒适的沙发和抱枕,沙发罩和抱枕套是用布料做的。生3:看到了水果盘,水果盘是由金属做的。生4:桌子上还有花盆是用玻璃做的……观察的真仔细,知道的材料也真不少,除了这些你还知道哪些材料呢?生:金属、石材、纸、塑料……2、今天老师带来了八种材料。(出示八种材料)请大家仔细观察,你知道它们都是什么材料吗?你们准备用什么方法来辨别呢?提醒:在观察8好材料时要小心,以免割伤手。学生自己观察交流。28
辨别方法:(1)用眼睛看一看;(2)可以用手摸一摸,捏一捏。你发现每种材料都有什么特点呢?能够把这些材料放在相应的材料盒中吗?(出示分别写着:布料、木材、石材、塑料、金属、陶瓷、纸、玻璃的材料盒)为了我们方便描述,把这些材料呢,编了序号。小组活动完成记录单,并汇报交流:1号材料我们仔细观察(颜色、纹路),可以用手来摸一摸,发现是软软的,它是一块布料。2号材料,从它的断面可以看出它是一个木材。3号材料,它硬硬的,摸起来凉凉的,它是石材。4号材料展开看,发现它是塑料,5号材料,看到它有金属光泽,用手捏一捏,掰一掰硬硬的,它是金属材。6号材料,硬硬凉凉的,它是陶瓷材料。7号材料,薄薄的,软软的,白色的,它是一张纸。8号材料,它是透明的、凉凉的、硬硬的,边缘锋利,它是一块玻璃。3.介绍金属材料金属材料是个大家族,我们经常见到的铁,就是金属材料中的一员,生活中我们经常用金属材料制成一些物品。出示图片,你认识这些物品吗?你知道它是用什么金属材料之称的吗?你见过哪些金属材料制成的物品吗?有炒菜的锅,它是用铁制成的;有勺子,它是用铜做的,它是黄色的;易拉罐,它是银色的是用铝做的。还有用金做的戒指,银做的手镯。铁是灰白色的,我们见到的铁锅是经过锻造、加工的,呈现黑色。在这些金属材料中,铝的质量最轻的。我们说到的铁、铜、铝、金、银都属于金属,成分单一,都不是合金。4、观察身边的物品拿出自己的文具盒或笔袋看一看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以及里面的文具都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生1:我的文具盒是由塑料和金属主做的。生2:我的自动铅笔是由塑料、金属、橡胶做成的。……5、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不仅仅是我们的文具,其实有许多物品是用多种材料制成的,如:书包、衣服、鞋子等都是由多种材料组成的。6、出示帆布运动鞋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我们的鞋子,观察你的鞋子各个部分是由什么材料做的,说说这种材料都有什么好处呢?生1:鞋面是用布做成,因为布柔软,透气性好。生2:鞋眼是用金属做成的,这样结实耐用。……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入手,知道一些常见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利用多种感官观察、辨认常见的材料并描述这些材料的一些特点。进一步在材料和名称之间建立关系,脱离具体物品,强化对材料本身的认识。聚焦具体物品,进一步认识材料及其优点。观察帆布鞋用哪几种材料做成,并猜测各种材料的优点。此活动在前一个活动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为第二课认识材料的特点做好铺垫。三、研讨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布料、木材、石材、塑料、金属、陶瓷、纸、玻璃这些常见的材料,每种材料都有各自的特点,有的物品是用一种材料做成的,有的物品是用多种材料组成的,对于这种用多种材料组成的物品它的功能会更加全面。了解人类可以利用科学技术改造自然,让生活不断得到改善。四、课堂活动请选一个你最喜欢的玩具进行仔细观察,看看它都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选用这些材料有什么好处。有利于学生更全面的了解无锡水污染现状,掌握保护身边水域的要点及方法,激发了学生保护水资源的欲望。五、练一练28
一、选择题1.下面各选项中哪种材料会生锈?()A.玻璃B.纸C.铁2.下列物品哪个不是金属材料做成的()。A.易拉罐B.红领巾C.铜钥匙3.下列物品中()是用金属做的。A.衣服B.塑封尺子C.菜刀4.下面各选项中哪种材料比较容易破碎?()A.木头B.布料C.玻璃D.铁5.下面各选项中哪种材料最坚固?()A.玻璃B.纸C.陶瓷D.铁六、判断题1.金、银、铜、铁、纸等都是金属。()2.每一种材料都有它的特点,可以把不同材料的优点集中起来,做成人们想要的物品。()3.玻璃杯和金属杯的缺点都是易碎。()4.纤维的单性大﹐可以用来做衣服。()5.运动鞋的鞋底是橡胶做的,它的好处有弹性。()参考答案:1.C2.B3.C4.C5.D1.×2.√3.×4.√5.√六、整理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教学后记】2.各种各样的杯子【教学目标】[科学观念]能举例说出做杯子的各种材料的简单特点。能说出保温杯各部分材料的特点和作用。能提出类似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办法。[科学思维]说明把“不同材料的优点集中起来,可以做成让人们满意的物品。[探究实践]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或者简单的工具,观察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态度责任]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物质的外在特征、生活中的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了解人类可以利用科学技术改造自然,让生活环境不断得到改善。【教学重点】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观察、描述不同材料的特点。【教学难点】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针对不同材料的特点,提出类似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办法。28
【教学准备】[教师]纸杯、金属杯、木头杯、玻璃杯、陶瓷杯、塑料杯、玉石杯。[学生]记录册【教学过程】上课仪式同学们好!……好,我们开始上课了。我们将要一起认识不同材料的杯子。1.和学生简单互动拉近距离。2.让学生意识到进入上课状态。一、复习导入: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许多常见的材料,你们还记得有哪些材料吗?这些材料能制成什么物品呢?生:布料、木材、石材、塑料、金属、陶瓷、纸、玻璃。生:木材能制成桌子、椅子……纸能制成我们看的书,用的本……温故知新。二、探索1、老师发现这些常见的材料中除了布料,其他材料都能做成一种物品,你知道是什么吗?(杯子)在我们生活中不同的地方会用到不同的杯子,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不同的杯子都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呢?为了方便描述,我们为杯子编号。学生猜测。1号杯是塑料做的,2号杯是陶瓷做的,3号杯是纸做的,4号杯是玉石做的,5号杯是金属做的,6号杯是木材做的,7号杯是玻璃做的。2、用各种材料做的杯子,它们有什么不同吗?要想研究这些各种材料做的杯子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不同呢?你们将用什么方法研究?(出示各种材料做的杯子)我们可以用眼睛看一看的方法,发现塑料杯和玻璃杯是透明的,石材做的杯子,陶瓷杯,纸杯是不透明的,玻璃杯是无色的……除了用眼睛看,我们还可以怎样做?还可以用手来掂一掂,掂它们的轻重;可以用手捏一捏,捏一捏他们的软硬。摸一摸他们是否是光滑的?还可以借助热水,将热水倒入杯中,摸一摸感受它们的热传递性。小组活动,之后交流汇报。提醒:要注意安全,倒热水的时候,不要烫着自己和别人。小组合作并完成活动记录单。3、通过比较,研究,我们发现的真不少。各种材料做的杯子既有优点也有缺点,同学们提出了它的缺点,这里我们就选取3个来解决:(1)金属杯烫手,怎么办?(2)玻璃杯、陶瓷杯容易碎。(3)纸杯太软,怎么办?对于这些缺点你有办法解决吗?生:(1)给烫手的金属杯加一个手柄或者把它做成双层的。(2)给易碎的玻璃杯,陶瓷杯加一层柔软的布料或橡胶做的护套。(3)把纸杯放入塑料杯托中。师:同学们想的办法真不错。4、出示:保温杯。生活中,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还研发除了一种具有一定功能的杯子,出示图片。请仔细观察,这个杯子是由几部分组成的呢?各部分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呢?为什么选择这些材料呢?生1:保温杯有杯盖,里面有胶垫,杯嘴,开关,密封圈,杯身。生2:杯盖,杯嘴,开关都是用塑料做的,塑料的可塑性强并且光滑,比较轻,隔热效果也较好,胶垫和密封圈是用橡胶做的,橡胶的弹性好,密封性好,水倒在杯中盖好盖就不会漏水,便于携带。杯身用双层金属做的,它比较结实而且保温,隔热。追问:如果把密封圈换一种材料,换成塑料,好吗?为什么?28
生:不好,因为塑料的密封性没有橡胶的好。看一看、掂一掂、捏一捏、摸一摸。引导学生关注研究对象,乐于交流和分享多种多样的杯子材料的问题。认识不同材料的基本特点,学会用多种方法观察、比较。知道对做杯子而言,各种材料都有缺点,让学生提出问题,增强他们的研究意识。要想办法弥补各种杯子材料的缺点,并为下一活动的展开埋下伏笔。通过观察保温杯各部分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巩固学生对多种材料及其特点的认识。通过分析为什么要用这些材料,引导学生在材料的特点与功能之间建立起联系。三、研讨小结1、每一种材料都有它的特点,可以把不同材料的优点集中起来,做成人们想要的物品,更好的方便与我们的生活。2、在研究各种不同材料做的杯子有什么特点时,我们用到什么方法呢?五、练一练一、选择题1.各种材料做的大小相同的杯子中,容易摔碎的是()。A.金属杯B.塑料杯C.陶瓷杯2.下列杯子中﹐与另外两个材料不同的是()。A.B.C.3.下列四种杯子与其他三种杯子不具有相同特点的是()。A.玻璃杯B.玉石杯C.金属杯D.陶瓷杯4.金属杯和木杯进行比较,下列特点只有金属杯具有的特点是()。A.导电B.隔热C.不容易变形二、判断题1.玻璃杯和金属杯的缺点都是易碎。()2.生活中纸杯便宜,人们应该多使用纸杯,不会破坏环境。()3.塑料的广泛使用,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同时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白色污染。()4.金属杯烫手,可以给它加一个传热差的橡胶套,或者加一个手柄。()5.塑料杯和陶瓷杯相比携带方便,价格便宜。()参考答案:1.C2.A3.C4.A5.D1.×2.×3.√4.√5.√六、整理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教学后记】3.神奇的新材料【教学目标】[科学观念]发现荷叶不沾水、水滴卷走荷叶上粉笔灰的奇特现象。[科学思维]通过观察神奇的实验现象,结合阅读纳米材料,对新材料及其作用进行联系。[探究实践]在教师指导下,能正确并安全使用器材进行实验,进而发现研究对象的特征及现象。28
[态度责任]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自然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了解人类可以利用科学技术改造自然,让生活环境不断得到改善。【教学重点】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了解一些新材料及其用途。【教学难点】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用蜡烛火焰熏黑纸杯底。【教学准备】[教师]相关视频资料,火柴。[学生]烧杯(装少量水)、纸杯、蜡烛、滴管、粉笔、记录单等。【教学过程】上课仪式同学们好!……好,我们开始上课了。我们将要一起认识一些神奇的新材料。1.和学生简单互动拉近距离。2.让学生意识到进入上课状态。一、导入课题1.师:同学们,现在正值春暖花开,在星期天的时候,你们最想去做什么呢?这些也是老师特别想去做的事,那么我们就会希望到时候的天气怎么样呢?生:踏青,春游,爬山,放风筝……生:希望是个大晴天。2.师:老师有一次去踏青,半路下起了雨,你们猜老师的鞋怎么样了呢?生:老师有雨伞,老师的鞋子都湿了,脏了。师:是的,老师的鞋又湿又脏。可是老师却发现同样经历了风雨的荷叶却依旧干净且没有被雨水淋湿。情境导入,引出问题,发现荷叶不沾水、不沾脏,激发兴趣。二、探索1、模拟实验:荷叶上的水滴模拟下雨,再向叶子上撒一些粉笔灰,模拟灰尘,我们一起来看看会怎么样呢?演示实验:(1)先将一滴水滴在荷叶上,慢慢晃动(2)再撒一点粉笔灰。生:(1)发现水滴呈球状滚动,荷叶也没有湿。(2)水滴会卷走荷叶上的粉笔灰。荷叶变干净。这是为什么呢?2、出示荷叶图: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显微镜下放大的荷叶显微表面是什么样子吧。(出示图)(1)观察图片,描述你看到显微镜下荷叶表面是什么样的。学生看图,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2)讲解补充:荷叶表面布满着许多高度约为5-9微米的乳突,像一个一个的“小山包”,乳突之间的距离约为12微米。而且每个乳突上面,都长了许许多多的蜡状突起,这些突起直径约为200纳米。纳米是一个长度单位,1毫米=1000000纳米,由于每个蜡状突起表面具有排斥性,就像是给整张荷叶铺上了一层保护膜一样,能抵挡住任何液滴的侵入。当有灰尘等污染物落到荷叶上面时,同样也会被这些蜡状突起挡住。像荷叶表面这样的材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一种新材料——纳米材料。2、荷叶是天然的纳米材料,你们想亲自动手做出像荷叶面一样的新材料,并且亲自验证它的神奇吗?在动手之前,我们先来认识实验材料以及它们的使用方法。28
出示:纸杯、蜡烛、火柴、滴管、粉笔、水。你会使用吗?提醒: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烧伤自己。介绍火柴的使用方法。演示刮粉笔灰。学生猜测如何做。出示滴管:(1)介绍滴管的各部分名称。(2)介绍滴管的使用方法。你打算如何利用这些材料做出像荷叶表面那样的新材料呢?师生共同明确实验步骤:(1)先在一个纸杯底部滴一滴水,观察有什么现象。(2)在另一个材料相同纸杯里装少量的水。(3)把纸杯放在蜡烛火焰上方一厘米处。让蜡烛烟熏黑杯底。(4)滴一滴水在杯底,轻轻晃动水滴。(5)再刮一点粉笔灰在黑灰上,让水滴在粉笔灰上滚动。明确实验步骤之后,学生动手实验,并认真观察,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或画出来。发现:(1)水滴在纸杯底上呈扁平状,水面四周形状不规则,轻轻晃动纸杯底时,水会平摊开。(2)水滴在黑灰上,就像在荷叶上一样,呈现球状,来回滚动。黑灰不会湿。(2)当黑灰上有粉笔灰时,水滴会卷走粉笔灰。3、人们通过研究发明了纳米材料,正是由于纳米材料的优点,已经将这种材料广泛的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中,你知道哪里用到了纳米材料吗?(找一些纳米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生:用纳米材料做的衣服、隐形飞机……了解什么是纳米材料。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从制作黑灰开始,直到发现水滴在黑灰上滚动与在荷叶上滚动有相似之处。体会纳米材料与常见材料的不同。了解纳米材料以及应用。三、研讨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神奇的纳米材料,它不沾水,不沾灰的特性能使物体表面保持干爽、洁净。其实生活中不仅有纳米材料,还有许多有着优质特性的新材料被研发出来,用于各个领域,在其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了解人类可以利用科学技术改造自然,让生活不断得到改善。五、练一练一、选择题1.下列不沾水、不沾灰的材料是()。A.纳米布料B.木材C.塑料2.纳米是()?A.长度单位B.材料C.物品D.技术3.下列不属于新材料的是()。A.石油和煤炭B.木塑栈道所刷的特殊油漆C.隐形飞机,上的涂层4.下列物体采用的是不沾水特点的是()。A.雨伞B.纸杯C.皮衣D.木桶5.下列材料不是棉布的特点的是()。A.吸水性强B.透气性好C.有光泽D.面料柔软二、判断题1.在烟熏过的纸杯底上滴上水滴,水滴会被纸杯吸住。()2.隐形飞机的外壳使用了新材料,可以使飞机娈得透明,达到隐形的效果。()3.人类可以利用科学技术改造旧材料﹐发明新材料,让生活环境不断得到改善。()4.下雨后荷叶被雨淋湿了,说明荷叶会吸水。()5.金属材料、纳米材料都是新材料。()参考答案:28
1.A2.A3.A4.D5.C1.×2.×3.√4.×5.×六、整理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教学后记】第二单元玩磁铁4.磁铁的吸力【教学目标】[科学观念]知道磁铁能吸引铁和镍这一特性,能隔空吸铁、隔物吸铁。[科学思维]交流有关磁铁的发现,即磁铁吸铁的性质在生活中的运用。[探究实践]在“玩”磁铁中感受科学乐趣。[态度责任]培养和学会尊重客观事实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探究磁铁能吸引什么金属、通过研究发现磁铁吸铁的一些特点。【教学难点】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引领学生交流有关磁铁的发现,即磁铁吸铁的性质在生活中的运用。【教学准备】[教师]教学课件、两个玻璃鱼缸(一个细长形,另一个矮粗形)、大号条形磁铁。[学生]记录册每个小组3个实验材料包。材料包1:木块、回形针、铜铃铛、纸片、铝罐、布袋、塑料盒、铁夹子;材料包2:小钢珠若干;材料包3:回形针、小钢珠若干、钉子、尺子、练习本3本。【教学过程】上课仪式同学们好!……好,我们开始上课了。我们将要一起玩磁铁。1.和学生简单互动拉近距离。2.让学生意识到进入上课状态。一、导入课题一、给小鱼换水:1.出示两个鱼缸提问:“鱼缸中的小鱼长大了,想搬个新家,谁有好办法?”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尝试用吸铁吸起“小鱼”,并说说为什么。评价学生用磁铁吸起“小鱼”的好方法。激起孩子们学习和探究的兴趣。二、探索二、预测磁铁能吸引什么:28
(一)实验:磁铁能吸引什么?1.提问:你觉得磁铁能吸引什么呢?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磁铁能吸引哪些物品。2.拿出实验材料包2。你觉得哪些材料可以被吸引,哪些不能呢?将你的预测填在实验记录单上。以小组为单位,按照实验要求进行实验。先预测,再实验。对比结果是否和自己的预测一致。3.用实验材料包1中的磁铁吸引实验材料包2中的材料,将结果记录下来。师:对比预测和结果。和你想的一样吗?你发现了什么?总结规律,得出结论:磁铁能吸引铁和镍。三、多种方法研究磁铁:1.活动1:“接力”吸钢珠。活动2:用钉子把吸在磁铁上的钢珠取下来。活动3:将磁铁慢慢靠近回形针,观察吸住回形针时磁铁的位置。活动4:隔着练习本吸回形针。2.以小组为单位,拿出实验材料包1和3。自由进行活动1—4。进行完后思考,并完成实验记录单2。3.全班汇报,表达交流。很多学生知道磁铁能吸引铁,但是并不能区分“铁”的含义。更多的学生认为只要是金属的物质,就可以吸引,利用这一认知冲突设置本环节。本环节一共设置了5个活动,通过前4个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积极性,让学生知道磁铁能隔空吸铁、能隔着东西吸铁、能传递吸铁。三、研讨小结四、磁铁在生活中的用途1.活动1:提问:你知道磁铁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用途?生:思考磁铁在生活中的用途,在全班内进行交流。2.活动2:出示图片,对磁铁的用途进行补充。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了解更多的磁铁的用途。活动3:家庭作业:你还能想到哪些磁铁的妙用?下节课一起来交流。这一环节的设置为了帮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树立“学科学,用科学”的观念。五、练一练一、选择题1.用磁铁找掉在地上的回形针,是利用了磁铁的()。A.传递性B.转移性C.隔空吸物2.下列各项不是磁铁的能力的是()?A.隔空吸铁B.隔物吸铁C.能传递吸铁D.接触吸引木板3.磁铁能够吸铁和()?A.金B.银C.铜D.镍4.磁铁不用靠近回形针,就能吸住回形针,这个现象说明()。A.磁铁能隔空吸铁B.磁铁能隔着东西吸铁C.磁铁能传递吸铁5.下列不是利用磁铁的特点制作而成的是()。A.冰箱门,轻轻关上后就紧紧地密拢B.手机的翻盖壳,也有小小的磁铁C.房门,轻轻关上后就紧紧地关住七、判断题1.磁性黑板、冰箱门、门吸等利用了磁铁的磁性。()2.隔着一张白纸,磁铁照样可以吸引曲别针。()3.磁铁能吸引铁制物品,不能吸引铜丝和铝片。()4.磁铁不仅可以吸铁,还可以吸塑料。()28
5.磁铁用处很大,所有物品都可以被磁铁吸起来。()参考答案:1.C2.D3.D4.A5.C1.√2.√3.√4.×5.×六、整理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教学后记】5.磁铁的两极【教学目标】[科学观念]知道磁铁的磁极吸力最大,磁极能指示南北,同极相斥和异极相吸。[科学思维]利用所学进行分析,知道磁悬浮列车的悬浮原理。[探究实践]根据磁铁指南北的现象,能标示出磁铁上的S极、N极。[态度责任]能如实讲述事实,当发现事实与自己原有的想法不同时,能尊重事实,养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教学重点】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通过实验探究,认识磁铁两极间的相互作用。【教学难点】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通过实验探究,认识磁铁两极间的相互作用。【教学准备】[教师]磁悬浮列车及其原理介绍的视频。[学生]多种形状的磁铁、大头针、磁铁旋转支架、光滑的圆杆、磁悬浮现象演示实验装置、记号笔、记录册。【教学过程】上课仪式同学们好!……好,我们开始上课了。我们一起继续研究磁铁。1.和学生简单互动拉近距离。2.让学生意识到进入上课状态。一、复习导入:1.(教师出示各种各样的磁铁。)这节课,老师带来好多朋友,大家认识吗?对,它们都是磁铁。生:回忆旧知,辨认磁铁。认识一些磁铁的形状,知道磁铁的形状多种多样。二、探索可是这么多磁铁我们怎么区别呢?你能给它取个名字吗?同学们真有创意,给磁铁起了这么多好名字。28
生:仔细观察,给磁铁起名字。3.科学家也根据磁铁的形状给它起好了名字,有: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形磁铁、圆形磁铁、球形磁铁等。生:将各种形状的磁铁与名字一一对应。活动二:发现磁铁有两极1.(出示一块条形磁铁)提问:磁铁能吸引什么?生:思考回答:大头针、铁片、铁屑……2.(把条形磁铁平放在一层大头针上)下面老师用这块条形磁铁去吸引大头针,看看你又能发现什么?生:仔细观察,发现磁铁上有的地方磁力大,有的地方磁力小,并把看到的实验现象画在活动手册P5上。小结:磁铁上磁力最大的地方叫做磁极。活动三:研究磁铁的两极1.磁铁可以指南北。①不同形状的磁铁有名字,磁铁上的两极有名字吗?②把条形磁铁水平放在支架上,让其自由旋转,重复三次。③小结:条形磁铁的两端分别指向南、北两极,指北的一端叫北极,用“N”来表示,指南的一端叫南极,用“S”来表示。由于地球磁极与地球两极的位置不完全重合,磁铁磁极指向会略有偏差。生:①思考,想办法起名字。②观察实验现象,发现其中规律,明确教室中的方位,给磁铁的两极起名字。③明确磁铁可以指南北。2.磁铁同极相推斥,异极相吸引。①如果磁铁的两极相互接近,会出现什么现象呢?②是不是所有磁铁都这样的性质呢?③小结:磁铁同极相推斥,异极相吸引。通过观察、思考,发现磁铁有两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表达能力。发现磁铁的两极有哪些性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以及小组合作意识。三、拓展应用(出示磁悬浮列车图片)提问:这种列车同学们认识吗?生:①猜一猜,试一试,并把实验现象画在活动手册P5页。②多次实验,总结规律。③观察并说出其特点。讨论其中的科学原理。播放相关视频,解密磁悬浮原理。五、练一练一、选择题1.条形磁铁的两端分别指向()方向。A.南、北B.东、西C.西、北D.东、南2.磁铁的磁力()。A.分布均匀B.两极最强C.中间最强3.下列哪组磁铁可以吸在一起?()A.B.C.4.条形磁铁摔成两节后,它还有()磁极。A.2个B.1个C.没有5.把条形磁铁水平悬挂在支架上,让它自由转动。观察它静止时的实验,验证了()。A.磁力强弱的特性B.磁极的特性C.磁铁指示方向的特性D.两极的特性二、判断题28
1.同─块磁铁上有的地方磁力大,有的地方磁力小。()2.磁悬浮列车运用了磁铁同极相斥的原理。()3.条形磁铁的中间是没有磁性的,马蹄形磁铁的中间有磁性。()4.磁铁哪端吸的铁钉多,说明哪端磁性强。()5.磁铁指北的一端叫S极。()参考答案:1.A2.B3.B4.A5.C1.√2.√3.×4.√5.×六、整理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教学后记】6.自制指南针【教学目标】[科学观念]认识指南针的结构。[科学思维]知道指南针的使用方法。[探究实践]能自制指南针,会使用自制指南针辨别方向。[态度责任]了解指南针的应用,知道用现代网络定位系统辨别方向的新方法。【教学重点】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认识指南针的结构【教学难点】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制作指南针【教学准备】[教师]相关视频资料。[学生]旅游指南针、钢针、磁铁、软木塞、小水盆、记号笔、小块即时贴或小纸片、胶棒、记录单。【教学过程】上课仪式同学们好!……好,我们开始上课了。我们将要一起认识和制作指南针。1.和学生简单互动拉近距离。2.让学生意识到进入上课状态。一、导入课题播放指南针发明视频今天我们也开制作一个指南针。二、探索28
活动一:认识指南针并学习使用指南针1.(出示指南针)提问: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用磁铁做成的工具,大家见过吗?认识吗?生:仔细观察,认识指南针,明确各部分名称及用途。2.确定教室的东、西、南、北各方向。生:分组用指南针测定教室的方向,并帖上标签。活动二:学习制作指南针1.指南针由几部分组成呢?生:分组讨论,观察,并回答。2.我们可以用生活中的哪些材料来做指南针呢?(课件出示:磁铁、钢针、泡沫、水盆、便利贴、笔等)生:认识制作指南针的各种材料。3.学习用“水浮法”制作指南针(播放视频)。①各组检查实验材料。②分组制作指南针。③小组间互相观摩、点评。生:各组交流、制作指南针指南针,并用自制的指南针再次测量教室的各方位。活动三:阅读资料,知道指南针的用途。1.播放视频:指南针的用途。生:观看视频,小组讨论指南针的功能。2.谈话增强民族自豪感。3.课后用自己制作的指南针测量家里、小区或公园的各方位。生:实地测量。认识指南针。学习制作指南针。明确指南针的作用。三、研讨小结指南针历史悠久,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了解人类可以利用科学技术改造自然,让生活不断得到改善。四、练一练一、选择题1.关于指南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B.指南针的发明在旅行、航海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C.现在有了卫星定位,指南针已经没有用了。2.下列不能用于确定方向的是()。A.传送信息的传真机B.旅行用的指南针C.手机,上使用的卫星定位系统3.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双臂伸展,左手指向()。A.东B.西C.北D.南4.下列磁极,相互吸引的一组是()。A.S和SB.N和SC.N和N5.指南针是利用磁铁()的性质制成的。A.能指示方向B.能吸铁C.能隔物吸铁二、判断题1.指南针在旅行、航海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2.自制指南针时,要按逆时针方向在水盆边沿标出“东、南、西、北”。()28
3.磁化了的小钢针能吸别针,但不能做成指南针。()4.自制指南针时,要先用磁铁在一根钢针上沿着不同方向摩擦二三十次。()5.钢针经过磁铁摩擦后可以变成磁针。()参考答案:1.C2.A3.C4.B5.A1.√2.×3.×4.×5.√五、整理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教学后记】第三单元土壤与生命7.栽小葱【教学目标】[科学观念]观察并描述不同环境中小葱的生长情况,知道小葱的生长需要一些基本条件。[科学思维]与同学讨论、交流自己的发现和结论。[探究实践]观察并记录小葱每天喝水情况。知道水是小葱生长的基本需求。[态度责任]保持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喜欢动物、植物,乐于与同伴分享自己有趣的发现。【教学重点】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观察并描述不同环境中小葱的生长变化,知道小葱的生长需要一些基本条件。【教学难点】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将课堂上学习到的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教学准备】[教师]教学课件、葱、教学视频。[学生]记录册、葱、量筒、水、棉球。【教学过程】上课仪式同学们好!……好,我们开始上课了。我们将要一起学习栽小葱。1.和学生简单互动拉近距离。2.让学生意识到进入上课状态。一、导入课题1.出示葱的图片,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植物吗?追问:你知道葱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用途吗?(作用改为“用途”)2.根据学生回答,小结:葱,作蔬菜食用,辛辣,调味。3.你栽过葱吗?怎么栽的呢?怎样才能使葱长的高高壮壮的?28
生:给葱浇水,施肥。激起孩子们学习和探究的兴趣。二、探索活动一:小葱生长需要哪些条件谈话:葱和我们的饮食是密不可分的,怎样种小葱才能长得更好呢?今天我们就通过实验来研究一下小葱的需要什么样的生长条件。(一)出示材料:一把小葱、水、土壤、玻璃杯、花盆、湿纸巾、黑塑料袋。(二)实验方法:1、将一把小葱分成5份;2、分别放在同一地点的不同环境中,咱们身处教室,就放在教室的不同环境吧;3、每天记录的小葱的生长变化;4、7天后,比较不同环境里小葱的变化。同学们,不同的环境可以如下几种环境,(图片展示):1.种在土壤里;2.放在水里;3.用湿纸巾裹住;4.罩上黑塑料袋;5.放在地板上。(三)学生进行猜测1.推测一下,这5个实验环境,哪一个环境的小葱长得好?为什么?2.生交流。(四)实验记录到底哪一种环境更合适小葱生长呢?我们需要通过记录这5种环境中小葱的生长情况,来知道答案。(五)交流总结同学们,我们在栽小葱时,应该做些什么呢?生回答,浇适量的水、松土、施肥、放在阳光下、除草……所以,小葱的生长需要有:①充足的阳光,②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土壤,③足够的水分。实验中这5种环境小葱的生长情况:①生长良好;②水太多,根系泡烂了;③湿纸巾的水分慢慢失去;④见不到阳光;⑤没有土壤、没有水分。活动二:观察并记录小葱每天“喝”多少水谈话:水分对于小葱的生长非常重要,那么,你知道它每天可以喝掉多少水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记录的方法。出示材料:小葱、试管、水、油、彩笔(二)观察步骤:在试管里装一定量的水,插入小葱;往试管里滴一层油,避免水蒸发对实验效果的干扰;用彩笔标记水面的高度,便于发现水面的下降;将试管放在窗台上。(三)注意事项1.实验所选的小葱应该尽可能选择根系发达的小葱,实验效果明显。2.最好在试管口用棉球堵口,也有固定小葱的作用。3.做好记录。(四)实验结论用线画水面的方法,标记水面高度。要坚持观察和记录。通过记录发现,试管中的水面每天都下降了一些。观察不同环境中小葱的生长,知道小葱的生长需要一些基本条件。观察并记录小葱每天喝水情况。知道水是小葱生长的基本需求。三、家庭盆栽的照料28
1.谈话:我们知道了土壤、水分、阳光等对植物的生长都很重要,那么,回忆一下你们家的盆栽,爸爸妈妈是如何照顾的呢?2.生交流。3.师小结:其实,植物的生长除土壤、水分、阳光,还有一些必不可少的因素,比如营养(施肥)、温度等。我们要善于把学到知识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去。研讨如何照料盆栽植物。了解盆栽植物的生长有不一样的基本需求。四、小结1.植物的生命力是非常顽强的。大自然中的植物,沐浴着阳光,从土壤中吸收着水分和养料,茁壮成长。这是因为太阳提供光和合适的温度;腐烂的动植物的遗体提供养料;降水、河流等提供水分;阳光是植物的能量来源,土壤供给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分和养料。2.希望同学们也能像这些植物一样,汲取知识的营养,健康成长。五、练一练一、选择题1.栽小葱,我们不需要()。A.浇适量的水B.松土、施肥C.升温2.种植小葱时要把根埋进土壤里是因为()。A.根比较长B.根能吸收水分C.根比较“娇气”3.下面哪─项不是小葱生长需要的条件()。A.水B.空气C.牛奶4.通过栽小葱的实验告诉我们什么?()A.植物的生长只需要水B.植物的生长只需要土壤C.植物的生长只需要阳光D.植物的生长离不开水、阳光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种好的植物一定要多多的浇水,不然就不能生长。B.植物的生存、生长根本不需要阳光。C.家中的植物只要有阳光就能生长。D.家中的盆栽植物我们要定期的给水和阳光,还要施肥、除草。八、判断题1.小葱的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所以我们每天都要给小葱浇水。()2.有些植物没有土壤也能生存。()3.套着透明塑料袋的花盆中的小葱长得快。()4.小葱生长离不开水、阳光、空气、养料。()5.有些植物没有水和阳光也能生存。()参考答案:1.C2.B3.C4.D5.D1.×2.√3.√4.√5.×六、整理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教学后记】8.养蚂蚁【教学目标】[科学观念]28
了解土壤对蚂蚁重要性[科学思维]通过观察蚂蚁在土壤中的活动情况,了解土壤为蚂蚁提供了生活条件,同时也为蚂蚁提供了保护,也为蚂蚁提供了食物的来源。[探究实践]观察蚂蚁在土壤中的活动。[态度责任]通过对养蚂蚁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意识。【教学重点】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通过观察蚂蚁在土壤中的活动情况,知道土壤为蚂蚁提供了生活条件,同时也为蚂蚁提供了保护,也为蚂蚁提供了食物的来源。【教学难点】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用凝胶模拟土壤,通过观察蚂蚁在蚂蚁凝胶中的活动,蚂蚁在土壤中的活动情况。从而认识到土壤为蚂蚁提供了生活条件,也为蚂蚁提供了保护。【教学准备】[教师]课件、广口瓶、饼干屑、糖。[学生]黑卡纸一张、记录册。【教学过程】上课仪式同学们好!……好,我们开始上课了。我们一起观察和了解蚂蚁。1.和学生简单互动拉近距离。2.让学生意识到进入上课状态。一、导入:1.上节课我学习了栽小葱,同学们土壤里除了有植物,还有什么动物啊?生:蚂蚁、蚯蚓蚂蚁是我们土壤里最常见的一种动物了。二、探索二、认识蚂蚁,如何才能找到蚂蚁1.师:你知道小蚂蚁的家在哪里吗?(花园里,土壤里,地上……)2.师:我们去校园里去找一找小蚂蚁吧。三、找蚂蚁1.师:找到小蚂蚁的小伙伴后需要把他们放入一个容器里。我们现在为小蚂蚁准备了一个盛放的容器——广口瓶。这是我们科学做实验专用的瓶子,这是玻璃制品,要注意不要摔碎哦。2.师:我们只是暂时借用这些小伙伴来研究我们的问题,我们不能伤害他。(培养学生爱护小动物的感情)3.师:接下来我们需要准备些什么工具呢?生:广口瓶、小铲子、托盘、黑纸套、小碟。4、我们应该怎样去捕捉蚂蚁?我们可以食物诱捕,用一些蚂蚁爱吃的面包屑、果皮、饼干、糖果5、下面我们来对小组进行分工。人为一组分组,确立小组长。明确小组分工:(1)小组长管理全小组成员(2)保管员负责保管广口瓶(3)实验员负责放入引诱使用的饼干屑和糖(4)汇报员负责观察汇报28
6.师:我们去找小伙伴要遵守老师的要求(1)领取并保管好广口瓶。(2)在老师规定范围内找蚂蚁。(3)不能乱踩草坪。(4)不伤害生命。我们一定要仔细观察蚂蚁的生活环境蚂蚁。7.除此之外我们找蚂蚁时需要注意什么?(1)捉蚂蚁时,切忌把蚂蚁的巢穴一锅端,破坏了蚁群的生存环境。(2)蚂蚁是集群昆虫,不要把不同巢穴中的蚂蚁放在一起,以免蚂蚁打架。8.养蚂蚁的方法(1)铲一些土装入广口瓶;(2)捉几只蚂蚁装进瓶子里;(3)将黑纸筒套在瓶外,在托盘里放水,把小碟倒扣在水中,再把瓶子放在小碟上;(4)往瓶子里放入少许果皮、饼干屑等食物;(5)观察蚂蚁时,拿掉纸筒。带学生到校园中找蚂蚁(时间控制在10分钟)。找蚂蚁的过程:(教师可提前在场所放一些饼干屑和糖以及碎树叶,以供学生观察、找寻蚂蚁)四,认识到土壤对蚂蚁的重要性1.带回学生。2.师:我们刚刚找到了小蚂蚁的小伙伴们,你是在哪里找到的蚂蚁呢?3.师:他们在做什么呢?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思考糖和饼干屑的作用)(汇报员上台汇报)4.师:我们刚刚在找小蚂蚁的小伙伴的过程中发现它们都非常的勤劳的工作者,它们找到食物后有没有立刻吃掉?那它们把这些东西搬运到哪里去呢?5.师:它们是把食物搬运回他们的家里,你想知道蚂蚁的家是什么样的吗?这里有一篇科学阅读蚂蚁的洞穴错综复杂,土壤是蚂蚁的家园,也是蚂蚁的“仓库”。为蚂蚁提供了适合生存的环境。大自然没有饼干,也没有糖果,蚂蚁们的食物来自于哪里?土壤既是他们的家园,也是他们的食物来源地。捉蚂蚁。观察蚂蚁在“土壤”中活动。三、小结师:现在我们知道了土壤对小蚂蚁的重要性。它们是我们的朋友,我们不能伤害它们,我们要送他们回到自己的家园。小小的蚂蚁蚂蚁也有大大的能量,他是我们生物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观察蚂蚁在土壤中的活动以及轨迹,了解土壤对蚂蚁的重要性。五、练一练一、选择题1.下列食物中,蚂蚁不喜欢吃()食物?A.糖B.面包C.辣椒粉D.碎菜叶2.下面哪些地方很难找到蚂蚁?()A.石头缝里B.草丛里C.水泥路面3.蚂蚁用什么交流信息?()A.触角B.舞蹈C.声音4.下列描述蚂蚁特性错误的是()。A.蚂蚁是群居昆虫。B.蚂蚁之间能交流。C.蚂蚁戈到食物后会马上吃掉。5.蚂蚁一般会把窝建在()。A.水里B.泥土里C.岩石上28
二、判断题1.不同窝的蚂蚁会打架。()2.蚂蚁有—对触角,八条腿。()3.蚂蚁喜欢吃面包屑等甜的东西。()4.蚂蚁总喜欢单独行动。()5.我们观察蚂蚁时可以使用放大镜。()参考答案:1.C2.C3.A4.C5.B1.√2.×3.√4.×5.√六、整理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教学后记】9.寻访土壤中的小动物【教学目标】[科学观念]知道土壤中蕴藏着许多的土壤小动物,蚯蚓、蚂蚁、鼹鼠、变形虫、轮虫、线虫等。[科学思维]通过寻找小动物,知道土壤中小动物的生活环境各异,但都离不开土壤、水等基本需求。[探究实践]实地寻找小动物的活动,讨论土壤中小动物的生活环境。[态度责任]通过了解更多的小动物与土壤之间的密切联系,感受到土壤和生命息息相关。愿意与同学讨论、交流自己的发现和结论。【教学重点】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通过寻找小动物,知道土壤中小动物的生活环境各异,但都离不开土壤、水等基本需求。【教学难点】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通过到校园寻访土壤中的小动物,知道土壤中小动物的生活环境各异,但都离不开土壤、水等基本需求。【教学准备】[教师]相关视频资料。[学生]小铲子、放大镜、笔、记录单。【教学过程】上课仪式同学们好!……好,我们开始上课了。我们将要一起寻访土壤中的小动物。1.和学生简单互动拉近距离。2.让学生意识到进入上课状态。一、导入课题1.上节课我们知道了蚂蚁生活在土壤中,想一想在一片土壤下还住着哪些小动物?28
2.蚯蚓、蜘蛛、蜈蚣等。3.同学们知道的小动物可真多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寻访土壤中的小动物。4.你认识这些土壤中的小动物吗,请仔细观察,说一说他们有哪些特点?(出示图片)5.展示千足虫(非常多足)、蜗牛(有坚硬的外壳)、西瓜虫(遇到刺激的时候,会卷曲身体)、蚯蚓(光滑、柔软)的图片。6.通过刚刚的学习,我们发现土壤中的小动物可真多呀,你们想不想去实地考察呀?认识常见的土壤里的小动物,并简单说出小动物的特征二、探索(一)找一找校园里的小动物1.先想一想,在校园的哪些地方可以找到土壤中的小动物?(出示几幅图)2.可能在草丛里、花盆下、树底下、落叶下等。3.任务来啦:在校园里寻找一种小动物,画出它的样子,看看它住在什么地方,又在干些什么呢?4.想一想到校园里寻找土壤中的小动物,需要做哪些准备?5.分组:每小组确定一名组长、一名记录员、一名实验员、一名观察员。划定观察区域:1-2小组:树底下3-4小组:菜园子3-6小组:草丛里实验器材:小铲子、放大镜、实验记录单(组长负责领取)6.观察时要注意什么问题?7.观察须知:(1)在寻找过程中,要认真、仔细并做好记录;(2)注意安全,在有水的地方、高的地方要特别小心;(3)尽量不要惊动或伤害植物、动物。(4)实验结束后,尽量使土壤恢复原来的样子。8.学生上台展示实验记录单(描述:你们小组找到了哪种小动物?发现小动物的地点是哪里?这个小动物在干些什么?除了这些你还有什么新发现?)9.学生汇报10.总结发现:土壤中生活着许多小动物,每个小动物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二)土壤的作用土壤为动物提供了温暖、松软的环境和必需的食物。通过实地寻找小动物的活动,讨论土壤中小动物的生活环境,知道这些小动物的生活环境各异,但都离不开土壤、水等基本需求三、研讨小结1.我们来看看土壤里还有哪些小动物?2.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一定对土壤中的小动物很感兴趣,同学们有时间可以阅读科学绘本《地底下的动物》(拓展延伸)。通过视频、科学绘本等资料,了解更多的小动物与土壤之间的密切联系,感受到土壤和生命息息相关。五、练一练一、选择题1.能改良土壤,并在士壤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A.屎壳郎B.蚂蚁C.蚯蚓2.土壤中常见的小动物不包括()。A.麻雀B.屎壳郎C.蚂蚁3.寻访土壤中小动物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尽量不要惊动或伤害植物、动物。B.实验结束后,尽量使土壤恢复原来的样子。C.发现有洞穴,伸手去搜寻小动物。D.寻访小动物要带好小铲子、放大镜等工具。4.下面不是土壤对小动物的作用是()。A.温暖的环境B.充足的水分C.松软的环境D.必需的食物5.下面不是土壤中的小动物生活必须的是()。28
A.土壤B.水C.空气D.阳光二、判断题1.我们在寻找土壤中小动物的时候可以直接用手抓。()2.蜗牛是改良土壤的能手。()3.土壤里有许多小动物,比如西瓜虫、千足虫、蚯蚓和蜈蚣等。()4.我们可以随便捕捉小动物进行观察。()5.观察完小动物,不要忘了送小动物回家。()参考答案:1.C2.A3.C4.B5.D1.×2.×3.√4.×5.√六、整理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教学后记】第四单元打开工具箱10.认识工具【教学目标】[科学观念]认识工具箱里的一些常用工具,如锤子、螺丝刀、老虎钳等。认识到同一种工具也有不同的样式和不同的功能。[科学思维]阅读锤子的发展史,锤子的发展也是劳动工具的发展。[探究实践]在教师指导下,具有对探究过程、方法和结果进行反思、评价与改进的意识。[态度责任]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能按要求进行合作探究学习。体会工具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便利。【教学重点】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认识工具箱里的常见工具,能够学会使用一些简单的工具。【教学难点】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利用简单工具完成小任务。【教学准备】[教师]工具箱、相关视频。[学生]三角尺(或直尺)、羊角锤、尖嘴钳、小铁钉、木块、细铁丝、不同材质的锤子、记录册。【教学过程】上课仪式同学们好!……28
好,我们开始上课了。我们将要一起打开工具箱。1.和学生简单互动拉近距离。2.让学生意识到进入上课状态。一、导入课题1.谈话:今天老师想把这个钉子装在这个木板上,但是我现在只有钉子和木板,我应该怎么拔钉子装上去呢?学生活动:①学生观察材料;一块木板,一个钉子,生进行思考;③使用工具引导学生认识工具箱里的一些常见工具。二、探索出示工具箱,初步认识工具1.提问:刚才有的同学提到要用工具,老师这里有一个工具箱,你们认识这些工具吗?知道它们都有什么用途?学生活动:观察工具箱,并进行讨论。2.为每个小组出示一个工具箱。注意事项:●教学时使用的工具箱,不必追求与教材图片一致,只要是常见的家用工具箱即可。3.连线请将这些工具和它们的用途进行连线。完成活动手册第10页。学生活动:进行连线活动。三、对工具进行进一步的认识。1.学生汇报他们认识的工具,以及介绍每种的工具的作用。教师进行补充。(1)老虎钳:也叫钢丝钳,是一种夹持和剪切工具。钳口可用来起钉子或夹断钉子和铁丝。(2)扳手:因其开口宽度可在一定范围内调节,又被称为活动扳手,可用它紧固和松卸不同规格的螺母和螺栓。(3)钢卷尺:又叫钢盒尺,长度有3米、5米等。用它可以测量较长物体的尺寸或距离。(4)螺丝刀:也叫改锥、起子,是一种用来拧转螺丝钉的工具,主要有一字和十字螺丝刀两种。(5)羊角锤:一头圆,适合敲打;另一头扁平,向上弯曲成V形开口,便于起钉、撬物。学生活动:上台在多媒体展示学习单并进行解释说明。简单的介绍各种工具,并能说明它们有什么用途即可2.提供的是家庭用的一般五金手动工具。除了介绍的五种工具外,还有美工刀、测电笔、电工绝缘胶带等。学生还可能在生活中碰到另外一些工具,如锯子、梅花扳手、锉刀等。学生活动:学生观看认识工具的视频,了解更多的工具。四、用合适的工具完成不同的任务教师出示3个小任务,让学生思考如何完成。1.刚才我们都认识了许多工具,你能帮老师完成将钉子装在木板上的任务吗?学生活动:学生思考使用哪种工具来完成对应的任务。2.老师现在还有一个钉子,要定在离木板边10厘米的地方钉上钉子,你有什么办法吗?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利用尺子良好距离,在用羊角锤钉钉子。3.现在老师想在这两个钉子之间连接上一条铁丝,但是这个铁丝太长了,你们有什么办法吗?学生活动:学生思考用老虎钳将铁丝剪断,在用老虎钳绕在铁丝上。4.强调钉钉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使用工具要特别注意别伤到自己和同伴。注意事项:●在学生开始任务前,教师要做好演示,并提醒学生安全注意事项,如使用工具要特别注意别伤害到自己和同伴,戴上护目镜和手套。●要考虑到二年级学生的手劲,不要使用过粗过长的钉子和铁丝。学生活动:1.观看羊角锤和尖嘴钳的使用视频。2.学生利用羊角锤将钉子钉在木板上。28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体验使用工具的机会,培养实际操控简单工具的技能。三、拓展应用了解锤子的历史1.观看图片,将下面的四幅图进行按时间先后进行排序。学生活动:学生进行图片的排序。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讲解。以锤子为代表,讲述生产工具大体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1)最初的生产工具是简单的打制石器,还有用树枝、木棒砍削而成的最简单的工具。石锤是两百万年前的刮削器的代表。(2)石器时代以后属于金属工具时代。秦汉时期铁制生产工具得到广泛使用,一直沿用到明清时期。长期以来,不同工艺水平的铁制工具代表了当时的技术水平。(3)工业革命后期,新材料的发明使得生产工具更丰富多样。2.观看三幅图片,分析他们用的分别是什么锤子?为什么?学生活动:学生看图进行分析。①敲木糖酥用的木槌,轻便、弹性适中;②刻石雕用的铁锤,坚硬、较重、耐用;③铺地砖用的橡胶锤,弹性大、不易伤及敲击表面。3.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可补充一些问题,如:这些锤子的哪个部位不同?有什么不同?帮助学生进行思考。还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说说:你还知道哪些锤子?这些锤子分别用在哪里?为什么?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思考范围。[设计意图:体会工具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便利。[设计意图:认识到不同材质的锤子适用于不同的工作,进而将工具的作用与材料的性质联系起来。五、练一练一、选择题1.人们拔钉子要用到的工具是()。A.老虎钳B.扳手C.羊角锤2.人们要剪断一根铁丝用到的工具是()。A.老虎钳B.扳手C.剪刀3.也叫改锥、起子,是一种用来拧转螺丝钉的工具是()。A.老虎钳B.螺丝刀C.剪刀4.把螺丝钉从木板中弄出来﹐比较省力的是()。A.羊角锤B.老虎钳C.螺丝刀5.工具尖嘴钳可以用来()。A.给木板钉钉子B.拧螺丝C.夹断铁丝,连接铁丝九、判断题1.钢卷尺可以用来量长度。()2.常见的工具都比较安全,我们可以随意使用。()3.用手拧断铁丝比用老虎钳剪铁丝更省力。()4.羊角锤既能钉钉子,也能拔钉子。()5.人们用铁锤敲木糖酥。()参考答案:1.C2.A3.B4.C5.C1.√2.×3.×4.√5.×六、整理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28
【教学后记】11.拧螺丝【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给螺丝分类知道螺丝有不同的种类。知道不同的螺丝要选择不同的螺丝刀去拧。[科学思维]通过阅读,了解一些特殊的拧螺丝工具,认识到工具的多样性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探究实践]通过做小笔筒,学会使用螺丝刀来拧螺丝。在教师指导下,具有对探究过程、方法和结果进行反思、评价与改进的意识。[态度责任]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能按要求进行合作探究学习。让学生认识更多的螺丝和拧螺丝的工具,知道多样的工具可以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教学重点】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认识多种多样的螺丝,选择合适的螺丝刀拧螺丝。【教学难点】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制作小笔筒。【教学准备】[教师]相关视频资料。[学生]各种各样的螺丝、印泥、一字与十字螺丝刀、小扳手、制作小笔筒的组件(包括木块组件与螺丝)、记录册。【教学过程】上课仪式同学们好!……好,我们开始上课了。我们将要一起动手来拧螺丝。1.和学生简单互动拉近距离。2.让学生意识到进入上课状态。一、导入:1.教师出示一颗螺丝钉,提问:你知道这是什么吗?你在哪里见过?你知道它是用来做什么的吗?学生活动:观察螺丝。2.你还见过什么样的螺丝吗?学生活动:回忆关于螺丝的知识、功能以及作用。将研究的话题聚焦到螺丝上来,调查学生关于螺丝的前概念。二、探索一、观察螺丝,给螺丝分类刚才,我们同学们谈到了好多种类的螺丝,老师今天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螺丝,你能将这些螺丝进行分类吗?也可以让学生课前收集一些螺丝并带到课堂上来,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直接感受到实物,还可以丰富观察、分类的对象。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各种各样的螺丝,进行分类活动。在观察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这些螺丝有什么相同点,然后说说有什么不同点。注意事项:本课给螺丝分类,属于自定标准的分类,因此,教师不要规定分类标准,只要学生自定标准有道理,分类合理即可。28
二、做个小笔筒。1.将教师演示与学生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①出示做好的小笔筒给学生欣赏。②再出示小笔筒的散件,让学生说说怎样才能将它们拼装到一起。③在出示一字螺丝与十字螺丝,让学生来选择合适的螺丝刀。④教师再演示如何使用不同的螺丝刀将相应的螺丝拧进去。学生活动:学生欣赏小笔筒,观察组装小笔筒所需要的材料,思考如何组装,选择合适的螺丝刀,学生尝试使用螺丝刀。2.观看制作小笔筒的视频。学生活动:学生观看制作小笔筒的视频。3.开始制作小笔筒。学生活动:学生分组合作开始制作小笔筒。4.可以组织学生对各小组制作的小笔筒进行评价。学生活动:学生对各小组制作的小笔筒进行评价。5.注意事项:做小笔筒只是载体,不是目的。在实际教学中,可以用其他更为简单、材料易得的活动来代替这个活动,关键是一定要让学生亲自动手拧拧螺丝,或学习使用其他简单工具。阅读关于多种螺丝和拧螺丝工具的资料。1.阅读资料可以将阅读与练习结合起来,如在阅读资料后,出示螺丝杆与套筒扳手、外六角螺丝与内六角螺丝,让学生动手试一试。学生活动:学生也可以试着做小板凳,学生阅读相关资料,让学生动手试一试。2.观看视频。除了我们观察的螺丝,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种的螺丝,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学生活动:学生观看视频。通过仔细观察,认识到螺丝有多种形状,提高观察和分类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在制作过程中学会使用螺丝刀,并能用螺丝固定物体,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认识更多的螺丝和拧螺丝的工具,知道多样的工具可以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三、拓展延伸1.收集不同的螺丝,盖螺丝章。五、练一练一、选择题1.把螺丝钉从木板中弄出来﹐比较省力的是()。A.羊角锤B.老虎钳C.螺丝刀2.使用这些钉子最适合的工具是()。A.B.C.3.将螺丝钉拧进木块里,最好的方法是()。A.徒手拧B.用锤子敲C.用螺丝刀拧4.安装螺丝钉时,你会选择使用的工具是()。A.扳手B.螺丝刀C.锤子5.螺丝可以起到()作用。A.切割B.固定C.拆分二、判断题1.螺丝刀有一字十字之分,没有大小之分。()2.取出螺丝钉比较简单的方法是用刀子或剪刀撬。()3.不同的螺丝可以用相同的螺丝刀。()4.螺丝刀不是拧螺丝的工具,扳手才是。()28
5.拧螺丝工具有扳手、螺丝刀、活口扳手、套管扳手等。()参考答案:1.C2.B3.C4.B5.B1.×2.×3.×4.×5.×六、整理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教学后记】12.做个小温室【教学目标】[科学观念]了解温室的结构与功能,为自制小温室做好铺垫。[科学思维]通过观察神奇的实验现象,结合阅读纳米材料,对新材料及其作用进行联系。[探究实践]在教师指导下,具有对探究过程、方法和结果进行反思、评价与改进的意识。能够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设计并制作小温室。学生经历工程设计与模型制作的过程,并在其中学习综合运用一些工具,对材料进行简单加工的方法。[态度责任]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能按要求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在做小温室的活动中体会到工程设计的重要性。【教学重点】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设计并制作小温室。【教学难点】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利用现有条件设计小温室,并绘出简单设计图。【教学准备】[教师]相关视频资料。[学生]制作小温室的材料与工具(吸管、硬纸条、扭扭棒、双面胶、透明胶、橡皮筋、塑料布、订书机、剪刀、尖嘴钳)。【教学过程】上课仪式同学们好!……好,我们开始上课了。我们将要一起设计和制作小温室。1.和学生简单互动拉近距离。2.让学生意识到进入上课状态。一、导入课题1.现在是什么季节呢?春季是万物夏苏的季节,农民伯伯要开始干什么呢?春季是播种的季节,什么季节时候是收获的季节呢?学生活动: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经验,总结植物种植和收获的季节。28
2.你可是就在上星期天,老师却经历了一次收获之旅,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的收获之旅。(放图片)。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学情,对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前概念进行了解。二、自主探索1.通过刚才的图片,有谁知道,老师怎么在春天播种的季节就能经历像秋天般的收获之旅呢?学生活动:学生观看收获的图片。2.你说到了温室,能具体说说什么是温室吗?你去过吗?有什么样的感受呢?它为植物提供了什么条件呢?(温暖结实稳固)学生活动:学生述说自己去过的温室的经验,以及简单地介绍温室。[设计意图:了解温室的结构与功能,为自制小温室做好铺垫。3.播放关于温室的视频。学生活动:学生观看温室的视频。注意事项:提醒学生在观察时关注温室的结构和材料,为接下来的设计与制作活动打下基础。[设计意图:学生观察温室的结构和材料,为接下来的设计与制作活动打下基础。4.老师在温室中不仅收获了蔬茶水果,还看到一盆特别漂亮花,它叫龙船花,但是它生活在南方比较暖和的地方,来到我们这呢他就觉得很冷,所以老师就需要给它也搭个小温空,可是老师的钱有限,就6元钱,你们能帮老师花比较少的钱,搭一个温暖、结实又稳固的小温室让老师的小花住进去吗?三、动手实践现在,我们就来搭个小温完,这里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些材料,其中剪刀、订书机、尖嘴钳是老师借给大家使用,在使用中要爱护器材,同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其它的这些材料帮是需要大家用智慧来购买的。每组都智慧币,你们小组需要要什么材料就选购什么材料,每样材料都价格。现在我们就先来选择材料并设计我们小温室的样子。完成学习单1、2部分,小组展示,评价。学生活动:学生先观察制作温室所需要的材料和材料的费用,思考如何设计温室。1.设计小温室。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温室的设计。学生活动:学生小组共同设计,学生先进行头脑风暴,然后在讨论的基础上,形成一份小组的最佳设计。2.展示学生的设计图。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图,从结构与材料两方面来交流流自己的想法。可让同学之间相互提出改进意见。学生活动: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设计图和选择的材料,并简要说明原因。可以在家里做,也可以在学校做。建议在班级里摆放一个对比组,以便学生每天观察。实验装置摆放好后,可以先让学生猜两盆多肉植物的生长情况会有什么不同,并说出自己的理由,待现象明显后,再让学生观察现象、分析原因。注意事项:提醒学生在制作时一定要按设计图进行操作,如在制作过程中发现设计有问题,可在修改设计图后再进行制作。3.可以先观看一个制作温室的视频。4.实际动手:每组组长来购买材料,把智慧币放在投币盒中,我的每个小组搭建小温家时要按自己的设计搭建,有搭建中可以适当调整与完善。看哪个小组搭建的小温完既结实、稳固又美观。5.小组展示,并评价。制作好小温室后,可进行展示评比,选出最佳设计、最佳制作、优秀团队。[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工程设计与模型制作的过程,并在其中学习综合运用一些工具,对材料进行简单加工的方法。四、拓展活动1.对比温室外多肉植小盆栽的长情况。这是一个对比实验,除了一盆放在温室内、一盆放在温室外,其余条件应保证相同,如实验前两盆植物长势要尽可能一样。28
学生活动:在温室内外各放一盆长得差不多的多肉植物,一段时间后,看看它们的生长情况有什么不同。2.多肉植物耐旱,浇足水后,在实验过程中不必浇水。[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亲自观察,体验温室对植物生长的作用。五、练一练一、选择题1.温室的功能主要体现在()方面。A.抗旱、抗热B.防病虫害C.防寒、保温、透光2.做小温室的步骤有()。①设计温室的形状②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③按照设计进行制作④观察植物生长状态。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3.关于温室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提高产量,提前早熟B.农民会风吹雨淋C.美化自然环境4.下列温室设计方案错误的选项是()。A.屋顶采用半透明的彩塑瓦B.屋顶采用适光性好的透明塑料C.屋顶采用玻璃5.下列温室设计方案错误的选项是()。A.屋顶采用半透明的彩塑瓦。B.屋顶采用适光性好的透明塑料C.屋顶采用玻璃二、判断题1.温室又称暖房,人们常利用温室培植反季节蔬菜和水果。()2.设计制作小温室时,不用考虑太多,拿起材料直接做就可以。()3.通常情况下温室里的地温比外面的地温度低。()4.在设计制作小温室时主要考虑是否美观。()5.制作温室我们要注意温室的形状,不必用坚固的材料。()参考答案:1.A2.B3.B4.C5.B1.√2.×3.×4.×5.×六、整理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教学后记】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