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96 KB
  • 2023-12-20 10:50:02 发布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4 团团圆圆过中秋》教学反思(两篇)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4团团圆圆过中秋》教学反思一《团团圆圆过中秋》这课是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四课。本课通过“中秋”,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了解基本的节日民俗和节日的含义,感受各民族共有的节日与传统,产生民族的归属感;通过文化共同体的节日、习俗教育,帮助学生奠基公共意识;并且引导儿童通过“回忆以往的中秋怎么过”去品出生活的文化与道德的意蕴,使儿童成为文化传统的承载者,同时教育学生爱父母长辈,体贴家人,尊敬和关爱老人。二年级学生年龄小,集体意识还比较薄弱,思维发展处在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因此对他们的“奠基公共意识”教育必须借助直观的实物或事件作为载体。因此,这节课,我设计了如下五个教学环节:  一、营造氛围,找中秋  
二年级的学生虽经历过了几个中秋节,但是他们毕竟年龄小,记忆力不强,过去的中秋节或许已经淡忘,今年的中秋节又还没有过,所以,他们对“中秋节”的印象不算太深刻,为此,课首我通过播放儿歌《爷爷为我打月饼》,营造中秋的节日氛围,唤起学生对节日的记忆,感受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并由此引出本课话题“过中秋”,接着让学生从日历中找“中秋节”,通过三年的中秋日期对比,明确中秋节是以农历日期为规定的,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就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在此又让学生说说我国的其他传统节日,了解传统节日“传统”的含义。  二、了解来历,知中秋  我播放视频《嫦娥奔月》的故事,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传说,明白节日的来历和意义,感受渊源流传的民族传统文化。  三、团团圆圆,过中秋本环节帮助学生了解中秋的习俗,是本节课的重点,我课前让学生收集了各地的中秋习俗,课上让学生汇报,结合课本和图片,帮助学生了解全国各地的中秋习俗,重点是“细细品味我们的中秋是怎么过的”在多媒体的直观演示下,引导学生回忆“拜月”“赏月”“吃月饼”“吃团圆饭”的经历与心情,感受亲人欢聚一堂的喜悦,让学生在回忆中产生情感共鸣,在现代习俗与古老传说的交汇中,感受传统节日这个民族文化共同体对于中华民族的意义,潜移默化地渗透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四、感受思念
课本中有这么一句话“团圆和思念是中秋节的味道”,因此,我觉得除了让学生感受“团团圆圆过中秋”的喜悦,还要让学生品味“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无奈。我利用课本中的小故事、引导学生诵读咏月思亲的诗词佳句,让学生感受亲人团聚的喜悦和亲人间的思念之情,品味中秋“思念”之味。在这一环节,我结合我国中秋国假和高速免费,引发学生感恩所有的关爱,实现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目标。送出祝福,迎中秋有了中秋的“思念”,就有了中秋的祝福,本环节引导学生从祝福亲友到祝福祖国,实现情感的升华。一节课上下来,感觉自己在引导学生多说、多品味的方面做得还不够到位,比如,在“团团圆圆过中秋”环节,假如能多一点时间让更多的人说说自己的中秋怎么过,或者让学生四人小组之间说一说,可能更能引发学生的共鸣,学生对中秋习俗会有更深刻的了解,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更能得到落实。再如“感受思念,品中秋”环节,如能让学生回忆亲人没法回家团聚的情境,或者说说自己思念亲人的感受,可能学生能有更深的感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是新教材,该怎么上好这门课,我觉得自己还没有开始摸索与尝试,本节课,就作为一次尝试吧,敬请各位专家同行赐教!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4团团圆圆过中秋》教学反思一一、本节课与生活接轨,培养了孩子良好的品质。良好习惯,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在本节课中我通过活动,让孩子们在加深体验这个环节中,能结合生活实际为办好此次PARTY,白己出谋划策,充分体现了孩子的主体性。在交流节日时我设计了让孩子自己用所搜集的材料介绍,不仅培养了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能在这个活动中锻炼学生孩子多方面能力,如∶歌唱能力、绘画能力、资料整和能力等。活动中还通过学生互赠月饼时的对话交流,使学生知道对人要有礼貌,对待同学要互相帮助,对待老师更要尊重,又能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与快乐,培养了集体意识。二、还孩子快乐自由的课堂。饼,打破...